北京,孩子该不该带来,我应不应离去
2025/3/25 来源:不详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哪家医院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最近两天,高考分数公布、高校志愿填报的新闻占据了新闻的主要版面。全国各地很多家长都在向往北京的高校,很多孩子都羡慕家在北京的同龄人,但我的一位北京朋友却在纠结是否让孩子到北京上学。朋友是江西人,硕士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国企二级公司工作,已有十年,拥有令人羡慕的北京户口,月收入税前+。妻子是家里介绍的,在江西一所高校工作,两人一直处于两地状态。每年寒暑假,妻子会到北京和他相聚3个月,其他假期包括春节在内,则是他返回江西团聚。夫妻俩年要的孩子,孩子出生便是北京户口,但一直在江西由妻子和父母抚养,眼看着快6岁面临着上小学的问题,是否把孩子带到北京来,反复困扰着他。日夜的辗转反侧之后,他把我们3个朋友找来,帮他拿主意。
01北京能保证孩子上好大学吗?
新闻报道,年北京高考考生共4.9万人,普通本科录取分数线为分,由于今年北京采用一分一段方式公布分数排名,很容易了解到分及以上人数达到人,换句话说,北京本科率高达约76%,这是绝大多数省区不敢想象的。年,北京高考本科录取率为76%。年,全国高考本科录取率为41.8%。(数据未公布)北京市现有高校94所,大多数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学校。/层次的高校高达26所!(全国39所高校,北京8所,上海4所,陕西、湖南各3所)此外,北京市内一些普通本科高校,北京户籍考生进去较容易,外省考生过了重本线的都未必能够顺利被录取。朋友妻子在老家高校工作,孩子就学非常便利,但在上述数据面前,按道理,他没有理由在这个问题上犹豫。可是,他给我们列了几组数据。年北京市高考分以上的学生80人,其中,海淀区57人,西城区14人,东城区6人,朝阳区3人。年北京中考分以上考生中,朝阳区为人,海淀区为人,西城区为人,东城区为人,丰台区为62人,其他区均不足30人,甚至为0人。北京市7月二手房房价,西城区均价11.7万/平米,东城9.5万/平米,海淀区均价8.3万/平米。很多北京家长私下聊天都会说到这句话——西城是巅峰,海淀是丘陵,其他都是地狱。虽有偏颇,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北京各区的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平衡。要想考好大学,就得进好高中,要想进好高中,就要进好小学、好中学,好小学是一切的基础。进好高中、好大学可以靠考试,好小学则要靠房、靠钱。朋友强调,好的城区房价都在10万/平米上下,而这仅仅是均价,远远不足以体现学区房的价值。如果住在房山,门头沟,顺义等城区会怎么样呢?意味着几千个中考考生,只有个位数上好高中,多数人只能在本区上高中,而这些高中高考分以上的学生为0。综上,解决孩子上学问题的核心在房子!02能否买房?
开头介绍了他的大致情况,在很多北漂看来,已经相当不错了,别人想有这样烦恼的资格都没有。但他说了一句:“我同样不好过。”每月实际到手接近元。虽然平均下来月收入1.5万元,即年收入18万元左右,但这只是纸面收入,扣除税费,扣除五险一金,每月平均到手1万元出头。同时,部分收入以年底绩效方式体现,实际到手接近元。房租元。在北京房山区租了一套小两居。之所以选择房山区,因为租房价格基本处于北京市各区底部。之所以选择小两居,因为每年寒暑假妻子孩子和父母会过来两三个月。也考虑过为了孩子上学,在学区附近租房,但动辄近万的金额,不敢触碰。通勤费元以内。基本就是一天地铁往返14元,遇上晚上加班,如果超过地铁运行时间,为节省打车费用,就在单位凑合一晚,加上地铁卡的优惠,一月下来控制在元以内。通讯费元。因为每晚回家需与孩子视频,选择了一个大流量的套餐。伙食费元。大城市的上班族根本没有自己做饭的时间,基本靠外卖,一顿少也得20~30元,好在单位解决午餐,周末如果不加班就自己买菜做饭,简简单单下来一天也要六七十,偶尔卖卖水果,疫情期间菜价高涨费用提高不少,水果也就停了。不统计往返江西交通费、一年一交的暖气费、水电费等费用,每月不生病、不请客、不淘宝的情况下,剩下来也就元左右。10年下来存了不到10万块钱,只买得起北京的1~2平米。说到生活,他对两点特别有感触。一是房租是深渊。房子是基础,决定生活品质,每个无房人身边都有一个深渊,无情地吞噬着你的每一粒血汗钱,刨去房租,所剩无几。二是地铁最要命。每天从家里到公司,要倒房山线、9号线、7号线、5号线4条地铁,门到门接近2个小时,8点半上班,6点得起床,洗一把脸就出门。每天4个小时在路上,朋友自嘲说,相比住在燕郊的5点多起床的通勤族,我算起得晚的了,只是不知道四五十岁的时候能不能坚持住。根据研究,通常认为的通勤时间忍耐范围在30~45分钟以内,而北上广深四个城市最远通勤距离均超40公里。北京人均19.2公里。上海人均18.82公里。广州人均15.16公里。深圳人均13.97公里。北京面积最大,通勤时间压力居四城之首,超过1小时通勤时间已经成为常态。最远的人一天往返路程将达到公里。按照朋友一天往返4小时计算,假如一年工作天,从25岁干到60岁,小时将花在上下班地铁上,比往返2小时的人多出小时。如果每天陪伴家人的时间按照5小时计算,那么,花4小时上下班的人,比花2小时上下班的人,少陪伴家人10年。综上,别说买房,租房也不现实。03留在北京为了什么
我们帮朋友算了一笔账,留在北京能带给他什么。为了高收入?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31省份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上海以元高居榜首,北京以元位居第二名。朋友的家乡江西省为元,相当于北京的三分之一多。但上海人、北京人消费也最高,人均消费支出超过4万元,同样位居前两名。为了高福利?确实不错。其他不论,单说退休金。简单一点说,职工在职期间交得越多,所在城市平均工资水平越高,退休金就越高。年月平均工资水平,上海8元。北京元。江西元。陕西元。养老保险缴纳部分取决于社保基数,年各省份社保缴费基数上限,北京元。上海元。江西元。陕西元。高与低差了50%。另外还有公积金,如按照单位+个人24%的比例计算,元的北京比元的江西每月公积金多.72元,一年接近4万元。但享受这一切的前提是历经艰辛,撑到退休。为了下一代?北京的平均教育水平前面已经说了,杠杠滴全国第一。但就同事的情况来说,买不起学区房、租不起学区房,这第一的平均水平又和他有多大关系呢?被平均的下场真的会比让孩子在家乡一所不错的学校读书要强吗?对他来说,孩子的北京户口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用它无比艰难,不用实在可惜。他对我们说,留在北京一开始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几年下来疲惫不堪,心生退意。仍然坚持的原因是有了孩子,作为父亲,想给孩子创造一个好机会。每当难受的时候,就想象一下有一天能和妻子孩子在北京团聚。朋友现在唯一的盼头是,工作了10年,近两年职务上有可能得到提升,收入提高后可以租上不错的学区房。我们问他,如果最后孩子决定不来北京呢?他很坚定地说,我会回去。《北京人口蓝皮书·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北京外来人口、常住人口呈现双双下降。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规模呈现“三连降”。年达.6万人,年为.5万人,年为.3万人,年为.6万人,年、年和年较上一年分别下降1.84%、1.63%和3.74%。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呈现“两连降”。年、年分别为.7万人、.2万人,比上一年分别下降0.10%和0.76%。曾经,“逃离北上广”是很时尚的口号,但是,这个口号没喊多久,一些“逃离北上广”的人又回来了,一段时间后,又有离开。往往返返,为着的都是北上广聚集的中国最多的资源、最好的机会,伴随着的都是梦想和打拼。成功的,失意的,几乎都经历过对自己内心的拷问——该不该带来,应不应离去。单选
走还是留?
走留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