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中招普高率下降锁

2024/10/10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 http://www.t52mall.com/bdfzx/
北京中招政策最关键的就是两大特征:其一是“普高率”的高低变化,其二是“锁区”的程度变化。这两个特征会直接影响到北京的“学籍房”和“学区房”的价格,一般来说,竞争程度越激烈,北京学籍房和学区房的价格会有所上升。中招报考规模逼近10万年北京普高率有所下降根据北京公布的《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北京年高级中等学校的总招生规模为8.95万人。值得注意的是: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为6.1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含职业高中)规模为2.77万人,普通高中招生占到了总招生人数的69%。在2.77万人的中等职业教育中,又分为五类:中专人,职业高中人,技工学校人,五年制高职教育人,高端技能人才项目人。看到这里,很多人以为北京年的普高率是69%,其实这显然是不对的。我们先说一下年北京中招的情况:北京中考报考人数7.8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录取人数是6万人,所以年北京普高率为77%。也就是说,年北京中考报考人数中,仅有23%的初中毕业生上不了普通高中,普高率高达77%,中考普高淘汰率仅有23%。但是,年显然情况变了。原因是年北京中考的报考人数规模出现了“激增”:年参加首次英语口语考试的人就有8.7万,预计中考报考人数会从年的7.8万增加到了9.2万,增加了1.4万人。因此年的“普高率”应该是:6.19万人/9.2万人=67%,要比年的普高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左右,有接近35%的初中毕业生可能上不了普高。而且从北京初一/初二的毕业生规模来看,-年北京的普高率可能还要持续下降:年可能会降到60%以下,年可能会降到50%左右。如果总体上看,我们可以这么判断:北京年9.2万的中考考生中,有6.19万可以上普高,有2.77万可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剩余的0.24万只能出国或者就业或者上私立学校。所以随着北京中考考生规模的上涨,中考竞争越来越激烈,可以说是“一考定终生”,残忍度远超北京高考。但是北京中考依然是有明显优势:“普职比”保持在7:3的比例。也就是说,在8.95万人的总招生规模中,普通高中占比达到了70%,而中职(包括职高)的招生占比仅有30%左右。这几年教育部一直提倡“普职比大体相当”,但显然北京普高的招生规模已经远超过了50%,主要跟北京这几年疯狂“增加高中学位”有关。像上海、江苏、山东等“普职比相当”的省市,中考竞争远超北京。严控跨区招生北京中考“锁区”加剧校额到校不低于50%“择区热”代替“择校热”上海年的“中招改革”是加大“跨区招生规模”,要求市级示范高中必须要拿出50%-65%的招生指标分配到各区。而在本次北京教委的“意见”中,却明确提出“严格控制跨区招生规模,继续适度压缩跨区招生计划”,显然北京的中招“锁区”趋势加剧。首先,民办高中招生重点向办学所在区倾斜,要编制“分区招生计划”,其实就是控制民办高中“跨区招生指标”,只能以本区学生为主。其次,“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高中”也要按照统一招生模式录取,主要面向办学所在区招生,可适量编制跨区招生计划并适度压缩。这是在历年政策中首次规定国际高中“主要面向办学所在区招生”。最后,就是部分优质公立高中可适当编制跨区招生计划,但必须“严控和压缩”跨区招生规模,且重点向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短缺的区倾斜。总结起来就是:不管是民办高中,国际高中还是优质的公立高中,都主要面向“办学所在区”招生,严控和压缩“跨区招生规模”。本质就是“锁区”更加严重了。由此可见,北京教育的改革趋势很明显:就是要严格控制“全市掐尖”的情况出现,要避免全市优秀的学生都集中到教育资源突出的区域,会导致教育更加不平衡。比如朝阳区的优秀初中生,如果都被“掐尖”,集中到西城区来上高中,会导致朝阳区的高中教育一落千丈,这显然是北京不愿意看到的情况。所以中考“锁区”政策肯定会更加严厉,高中跨区招生会被严格限制,未来的趋势就是:孩子在哪个区上初中,基本上就在哪个区上高中。由于北京市的优质高中、民办高中、国际高中仍主要分布在西城区、海淀区、东城区,锁区加剧,或许会抬高这些区域的“学籍房”价格。此外,北京本次“意见”还提出“校额到校指标不低于50%”,也就是说优质高中的招生名额要有50%,分配到“一般初中校”,这里的“校额到校”当然特指的都是“区内的校额到校”。比如海淀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要有50%分配给海淀的“一般初中校”,只要总分必须达到分,综合素质评价达到B等,排名靠前就可以直接被优质高中录取,属于“校内竞争”。所以“校额到校”确实可以降低“择校热”,同时随着“多校划片”的逐渐实施,“择区热”会逐渐代替“择校热”,而成为北京下一个阶段的楼市热点。综上所述,随着这几年北京中考考生规模的扩大,北京“普高率”下降是一个正常趋势,未来低于60%都是完全有可能的。北京中考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而且北京“锁区政策”在教育改革“避免掐尖”的背景下,只会越来越严厉,可能短期内会推动“学籍房”房价的上涨,家长们开始选择一个“普高率”较高,且优质高中相对集中的片区来落户上学。这可能是未来北京楼市的一大特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75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