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会不会凉凉陕西法治网

2024/10/16 来源:不详

整顿学区房、整顿补习班是举措,更重要的是筛选、是分流,而不是为了一分两分的分数在内耗。

真有用?会不会凉凉?

西城区没有不好的中学,这才是西城房价贵的原因。

我是06年实验毕业的,我妈是更早实验没改名前女附中的,当时西城才是无敌,北京名校就是四中实验,其他学校都排不上,今年再一看榜单实验的排名简直一阵眩晕。忙猜是zhengbao生+搞什么国际部拉低了整体水平,10多年已经有这个端倪了。海淀近10年崛起跟考二代长大了也有一定关系。

众所周知,以前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了所有家庭无法筛选重点培养下一代问题。因为只有一个,输不起,就算孩子学业不行难道还要放弃唯一的希望吗?

从独生子女开始,我们的教育开始逐步竞争激烈起来的。

想想当年家里的明星永远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姐姐,我们其他孩子都属于放任自流式培养,那时没有补习班、课外班。真正能考上大学的都是天赋超强的孩子。

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重点中小学政策导致了教育资源的进一步争夺。

当年设立重点中小学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造成教育资源过度集中的恶果,想的是通过创造榜样来带动整个教育的进步,结果却大相径庭。实际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加上学区政策,导致学区房这个贫富分化的利器的大发展。

我就见过相邻不远的两所小学,一所是区重点一所是村小学改编,其实硬件上村小学更好些,但是,区重点小学人满为患,家长们花钱择校都要挤进去;而村小学班都开不满,都改成小班制了。如果我们把这两所学校的老师全部对调一下,你猜会有什么结果?还是一样,因为牌子的缘故。但如果我们把学校的牌子对调一下,你就发现特别荒诞的结果了。

而且由于现在小学不能用升学成绩做评判标准,那所谓重点小学的牌子是怎么评出来的都存疑。当然重点初中的牌子是靠中考成绩评出来的,还算客观。

成天喊凉,真正好地段,周围都是最好的小学和稍微次一级的小学,难道要为了所谓公平,把那些地方孩子往几公里开外的不好的学校送?不考虑早晚高峰父母长辈接送压力,单是一个10岁以下小孩子每天上下学都要过好几条大马路,这个交通安全问题,真出事了谁肯承担这个责任吗?

所以真正解决方法不是限制什么学区房,搞什么摇号录取,而是应该先取缔私立中小学!然后起码各区县内尽量均匀分配自身的各级别师资力量在各个公办中小学,保证各校差距在一定范围内,自然就没什么学区房不学区房的了。

很难,即便全都是公立学校,优秀的师资和硬件资源也一样是天然集中的,马太效应嘛,解释起来这个道理也非常简单:

1.学校本身需不需要考评?从什么方面以何种方式考评?只要考评,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定是重要指标。

假设第一年师资和硬件平均分配,1-50号学校各自办学,三年后成绩放出。

假如1号学校成绩第一,2号学校成绩第二...

那么1号学校的考评大概率优于2号学校,2号学校的考评大概率优于3号学校...

这会造成1号学校的教师薪资大概率优于2号学校,2号学校的教师薪资大概率优于3号学校...

2号学校的优秀老师会认为自己的水平比1号学校的某些老师要好,有能力替代掉他们去拿更好的收入,同时认为2号学校有的老师拖了自己后腿...所有相对更优秀的老师跳槽去相对更好的学校是大概率事件。

然后好学校的师资越来越好,师资越好成绩自然也就越好,硬件和教师收入也会越来越好,差的学校自然越来越差,就算是好学生进去了,也会被带差。

2.基于改善1的逻辑路径,获得优秀成绩学校的老师不会得到明显的收益,或者优秀老师从好学校中抽离去支援其他学校,或者每届强制打乱各家学校的师资调配,等等...那么只会造成两种结果:

a.老师的水平一定是参差不齐的,这么折腾的结果就是所有老师都被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线附近,基本就是照本宣科,极大遏制创新和教学的积极性。

b.优秀的老师知道自己的上限远不止如此,有想法的学生和家长希望获得更强的竞争力,一定会催生校外补习班,即便立法禁止,也一样会有非法的补习班存在。

现阶段远没有到取缔私立学校的时候,除非我们的老师全都很优秀了,或者学生的竞争压力小得多了,学位抢人而不是人抢学位。

再回过头看西城区举措,它的针对性很明显,给学区房炒作降温,同时也展示了我国楼市改革的逻辑——让房子剥离投资标的的属性,回归自身价值,杜绝任何炒作行为。

这个逻辑不仅仅存在于神话学区房的地方,对于目前整个楼市显现的“钱荒”“贫血”,也是一个注脚。

至于学区房的另一头——教育,是不是弥合了教育资源差异,恐怕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一蹴而就。

作者/来源:八斗哥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7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