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下空间究竟该怎么用记者探访北京立交桥下
2025/2/21 来源:不详北京西城区天宁寺桥下改建成“运动乐园”央广网北京2月1日消息(记者钱成王丰纪乐乐)近日,北京首个多元复合的既有桥下空间提升利用试点项目——西城区天宁寺桥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完成改造建设,从最初的桥下空地,到如今的球场、儿童乐园,这里成了北京市中心城区首座建在立交桥下的“运动乐园”。同时,《北京市桥下空间利用设计导则》印发实施。曾经桥下空间是被忽略的城市“灰空间”,将被逐步改造为停车场、运动场等城市“活力空间”。桥下空间究竟该怎么用?北京市正在做哪些探索?天宁寺桥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二环路西南角,桥下面积宽阔,但此前的开发利用却十分有限,主要用于单位停车、公交场站和市政养护站点。在周边居民的印象里,这里封闭昏暗、通行不便、利用率低。一位附近的居民说:“以前这里主要就是停车,旁边还有一个垃圾站点,总体比较乱。”北京西城区天宁寺桥下改建成“运动乐园”记者1月31日下午在现场看到,天宁寺桥下已被改造成了兼具运动场与儿童乐园功能的休闲场地。场地被划分为儿童游乐区、综合运动区和配套服务区。昨天,阳光温和,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儿童游乐区玩耍。儿童游乐区配置了大量儿童娱乐设施,如沙坑、滑梯、秋千、攀岩等。旁边的综合运动区设置了4块运动场地,可用作篮球场、羽毛球场和复合运动场,目前还没有完全投入使用。北京西城区天宁寺桥下改建成“运动乐园”这是北京首个多元复合的桥下空间提升利用试点项目。北京市西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市政管理科科长王道康表示,今年西城区还将开展12处桥下空间整治提升。王道康说:“天宁寺桥下以前是用于停车,使用的功能非常单一,周围居民对桥下空间的利用也没有任何参与感,普遍反映没有休闲娱乐和健身空间。接到居民反映后,我们对桥下空间进行功能性调整,建设了健身空间和休闲娱乐空间。”北京城建交通设计研究院院长刘剑锋表示,北京市的桥梁根据空间形态共分为立交桥、匝道桥、跨线桥、线性桥和其他桥梁五大类,按照空间面积,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四种。在《北京市桥下空间利用设计导则》的指导下,每一座桥下空间区域,将开展“一桥一策”的方案设计。“首先要做适用性评估,判断桥下空间适合植入哪些功能,比如公共停车配套、口袋公园、文体娱乐设施、儿童活动场所等。在《北京市桥下空间利用设计导则》的指导下,就要进行具体的空间设计、景观设计以及步行接驳配套设计,在设计基础上,后续再进行施工改造。”刘剑锋说。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综合交通规划管理处副处长李亮坦言,此前在城市大建设的阶段,大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