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在进行人口疏解,为何南城还在增加高
2025/4/27 来源:不详北京正在进行人口疏解,其中西城区、东城区、丰台区、海淀区、朝阳区,都是要疏解人口的要地。然而一个不太一样的现象是,北京南城其实一直在增加居住区,并且是密度较高的。北京一边疏解人口,一面又增加常住人口,北京这种看似有些奇特的建设思路,其实是必然走过的道路?小喵奇谈给出如下解读。北京南城常住人口的增加,其实与城市的发展的格局密切相关。北京南城增加的居住地区,其实主要位于北京丰台区三四环之间的北部。丰台区和相关的地区如图所示。北京南城的安置房基地北京南城的安置房基地非常巨大,在北京丰台区的版图上,安置房基本遍布了全区,而且很多还位于位置比较好的地方,一张地图很好地反映了安置、动迁房的分布情况。按照一般的常识,如果想做人口疏解,就必须降低居住区的密度。如果高密度的居住区越来越多,那么一个地区的人口非但不能减少,而且还会增加。因此该地区的人口密度不容小觑。不可逆的城市化从发展的途径常来看,由于北京南城和北城存在的天然的差别,南城一直是比较落后的。因此,北京北部在发展科技、进行产业升级的时候,南城其实正在进行“农村城市化”,并且这种城市化历程还是不可逆的。年的宋家庄地区,城中村密布,各种现代的建筑还不多。年的宋家庄地区,城中村拆除了很多,各种高层的小区拔地而起,成为一个人口高密度的居住社区。年的西铁匠营地区,基本是一片位于铁路沿线、低矮房屋组成的大面积城中村。年的西铁匠营地区,城中村已经基本拆除殆尽,兴建了众多的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无论是宋家庄地区,还是西铁匠营地区,毫无疑问,从年的城中村,变为年的城市,这是一种进步。房屋的质量肯定也远远高于从前。然而此处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这种发展是不可逆的。如果说农村发展不好、工业区发展不好可以拆除重建,但是北京南城的城市化由于建设了大量的小区,并且还是高密度的,因此可以判定,这种“城市化”历程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城市化是一种机会成本从农村到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肯定是一种进步。但其实这也是要付出“机会成本”的。一个地区,如果建设了住宅,就不可能再变成工业区;一个地区变成了高产出的科技园区,就缺少了建设居民区的地区。北京南城在年之后的“城市化”,其实也是付出了机会成本:改了高密度的居民小区,就失去了发展其他的机会。这里面还带来了一个问题,人口的数量比城中村时期其实还在增加,因为盖了高层的房子,还是要有人住进去的。北京南城的主要问题是,当土地充裕的时候,没有进行一盘棋考虑,结果大部分土地(主要是农田)被各种建设占用。之后,剩下的城中村,大都面积狭小,已经不可能成片开发,而农民又必须安置。这样建设了安置住房,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