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徐悲鸿中学召开双新项目中期汇报

2023/5/17 来源:不详

中科公益爱心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175279445585067&wfr=spider&for=pc

以项目引领科研提升育人品质

为进一步有效推进学校“双新”项目工作,梳理各个项目阶段的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年4月21日下午,北京市徐悲鸿中学在高中部三层会议室,召开“以项目引领科研提升育人品质”的“双新”项目中期汇报交流会。

本次中期汇报会学校特邀北京市西城区教科院课程中心姜丽莉主任参会指导,周小林校长参会,科研室张群主任主持并做汇报。

会议按照不同的研究领域分组进行交流研讨,首先,程颖老师对地理组“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及效果研究”项目前一阶段的实际研究做出了总结,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的实践及策略研究,有效落实人地协调观这一核心素养。

刘玉娇老师对德育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美育实践课程的研究”项目进行汇报,突出美育与德育相融合,通过设计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的美育实践课程,将研究和实践,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不断引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健康美好的心灵,激发创新活力,积极探索“以美养行”的实践活动。

科研室张群主任作为“基于核心素养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围绕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对应项目的拟解决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对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进行了解读,全方面介绍了培养关键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方式的研究过程及成效。

翟宏璐老师对我校美术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研究项目进行了总结、分享了项目前期的工作成果及推进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如何科学合理地落实素质评价教育达成评价育人的教育功效进行了策略研究说明,修订并完善了美术课程教学大纲及专业教学课程结构发展阶梯表。

英语组魏国防老师的项目汇报分析了影响学生英语听力口语表达的因素,对基于主题意义的听说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特征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享。语文组吴春彦老师的项目汇报则从不同角度对“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进行了全方面的介绍及总结。信息技术项目组李昊文老师汇报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成果,并对一年来如何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进行案例分析,效果显著。英语组廖紫云老师汇报了关于目的导向性写作方法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交际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西城区教科院课程中心姜丽莉主任对北京市徐悲鸿中学的教科研工作及“双新”项目研究实践给予高度肯定,并对8个项目研究逐一点评指导。她指出,学校“双新”项目研究指向性强,实效性强,课题研究会带动思维的创新和行动的创新,希望各组结合自身项目研究实际,以课题研究引领教科研实践,进一步完善项目研究的策略和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以问题为导向原则,以项目研究为抓手,不断提升教研的实效性和教育教学质量。

最后,周小林校长发言,首先对各组的实际研究和阶段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通过高效教科研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论研究素养;通过课题研究不断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促成学生的发展变化,并指出,无变化,不科研,无成果,不科研。鼓励大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科学研究,要注重过程性积累,结合学情和学校的发展需要,让实际的教育教学研究落地落实,明确各项目组的着力点始终要围绕一线实际问题的解决,寻求突破,工作的出发点要努力让学生获得成长以及对其终身发展有益的。最后,周小林校长还对各项目组提出了建议和期望,表示后续将为老师们的项目研究提供更大的支持和保障,邀请专家指导,进一步提升项目研究的科学性,最终使学生受益,教师获益,助推学校发展。

在新时代党和国家育人方针的指引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如何让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是学校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北京市徐悲鸿中学将力求结合“双新”项目,以研促教,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夯实学校特色美育课程,逐步完成学校由特色发展向品牌发展的转变。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4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