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考试指挥棒会有变化吗中国经
2024/10/16 来源:不详开学不到半个月,不少家长、学生已经实实在在体会到了“双减”带来的变化——学校的课后服务多了,学生在校时间长了;课外作业少了,而且都在学校写完了。以往家庭里“辅导作业,鸡飞狗跳”的情景少了,匆匆忙忙奔波在补习路上的焦灼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愉悦的亲子时光。一方面,家长们感叹孩子的学习、生活节奏终于回到了正轨;另一方面,记者注意到,一些刚刚从焦虑紧张的“教育战车”上“下车”的家长,心中依然有着疑虑——“孩子总要面临选拔考试,这样的节奏能维持多久?”考试,始终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指挥棒。在“双减”意见中,对于“考试评价方式”有着这样的表述:“深化高中招生改革,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在北京、上海、辽宁等省市出台的新中考方案中,也出现了增加“校额到校”名额、一些科目开卷考试、一些科目的考试取消百分制转而采用“等级赋分”(成绩分为ABCD几个等级)的方式计分、增加过程性评价等改革举措。在考试评价方式更多元的今天,这些措施能否打消家长的疑虑,恢复良好的教育教学生态?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师生代表。是否把担子压回来,不少家长在观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家长表示对当前的改革很放心,但也有一些家长仍有顾虑。家长们的顾虑分为两类,一类是“担心日常”,另一类则是“担心未来”。北京市东城区小学一年级小朋友豆豆的妈妈李颖就是“担心日常”的家长代表。从豆豆3岁半开始,她的“鸡娃”之路就开始了。“双减”政策出台后,豆豆的培训班从6个变成3个,只保留了数学、钢琴和书法,“语文、英语、口才”被退掉了。但是,她又和别的家长一起,买了不少试卷和教材,决定自己给孩子“加一些作业”。“为什么还要主动给孩子增加负担?”记者不解地问。李颖的回答,代表了一部分家长的心声:“没有考试,没有排名,我对孩子的基本水平心里没底。我的孩子到底处在班里的什么水平段上?每隔一段时间学习有没有进步?我不了解,就无法对他的未来给出预判,也无法制定适合他走的道路。给他买卷子,是为了及时掌握他的学习水平,把他的每一次成长都尽收眼底。”于是,在培训班市场秩序逐步规范的今天,教辅教材市场却渐渐“热”了起来,记者发现,一些教辅试卷在网络平台月销数十万件。伴随着试卷同时附送的,还有“解题分析”,大多数会同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