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率先启动街区整理计划新京报
2025/1/19 来源:不详今年8月,阜成门内大街整治提升一期工程启动,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中间加装护栏,实现人车分流。这是西城区较早进行整治提升的街区。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打破社区治理壁垒,根据功能划分街区并进行综合治理提升,居民可参与街区设计方案新京报讯(记者戴轩)昨日,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了解到,在传统社区、街道治理的基础上,西城将引进“街区”概念,针对各社区的主要功能对其进行整合,之后展开统一设计与提升。目前,西城已初步划定80个街区,将在明年全部完成划定工作,并形成街区整理模式。将率先形成街区整理模式昨日,记者从刚刚结束的西城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上了解到,落实北京城市总规,西城区在北京率先制定出台《西城区街区整理实施方案》、《西城区街区整理城市设计导则》、《西城区街区公共空间管理办法》。这意味着,在传统社区、街道治理的基础上,西城将创新以街区为单元,进行系统的梳理整治提升。今年以来,西城区启动鼓楼西大街复兴计划等一批传统风貌区,西单北大街等一批繁华商业区,西四头条至八条以及广内街道等一批生活居住区的街区整理,作为试点并积累经验。明年开始,结合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将基本形成街区整理的有效模式。已基本完成80个街区划定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街区,是打破现有街道或社区的规划界限,跨越地理空间规制,按照一定规模和历史沿革,把若干社区整合为一个人居基础单元。北京市规划国土委西城分局局长倪锋介绍,街区整理不是打破原有的社区管理模式,而是针对问题在相对功能定位、空间风貌比较一致的区域进行整理。社区主要是社会管理的单元,它的划分与功能、空间风貌区域划分的出发点是不完全一致的;以往的街区综合整治和管理在综合性上存在一定的欠缺,社区的管社区、风貌的管风貌、配套的管配套。街区的划分综合考虑了区域功能定位、空间风貌特色、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以及社会管理等各方因素。“比如鼓楼西大街,一条街跨了好几个社区,现在以这条街道为纽带,将来会形成整体统一的风貌。再如金融街是金融商务区的功能定位,西直门地区是交通枢纽区的功能定位等。”倪锋说,针对不同的街区功能,之后将从风貌保护、业态提升、环境整治、公共服务配套完善、文化氛围塑造等方面综合施策,在满足辖区居民需求的同时,让街区文化风貌更有特色。依托现有社区和区域历史风貌,西城区初步确定按照0.4-0.6平方公里为一个街区的标准。目前已初步完成约80个街区的划定,下一步还要在区级层面进行统筹论证,力争年上半年完成全部街区的划分工作。届时,这些街区将被归类在政务活动、金融商务、繁华商业、公共休闲、生活居住等不同的街区功能定位下,进行全方面提升。街区“整容”将一街一策由于不同的街区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及现实情况,将来,街区“整容”将遵循一街一策。记者了解到,西城区目前正在进行“街区诊断”,结合街区历史、现状、发展情况,开展街区设计,最终形成街区整理设计方案库。这些设计方案将向社会发布,征求意见并接受监督。对于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