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功能核心区新规划征求意见,具有四大亮

2025/5/4 来源:不详

郑玲玲医生 https://m.39.net/disease/a_w4v9u8p.html
近日,《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年—年)》(草案)已经编制完成,规划草案于年12月30日至年1月28日向社会公示,听取公众意见建议。此次公示采用网上公示和现场公示两种形式,公众可通过网站留言、现场留言、电子邮件、信件等方式参与提出意见建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年)》提出: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中“一核”即指首都功能核心区,包括东城区和西城区两个行政区,总面积92.5平方公里。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部分,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做好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对北京市实现科学的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次首都功能核心区详细规划具有以下几个突出亮点:一是突出中央政务区的核心功能。中央政务区是首都功能区的核心,北京作为首都最重要的职能就是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营造安全优良的政务环境。对此,核心区首先需要以更高水平、更大力度做好政治中心的服务保障工作,保障中央政务功能的高效运行,形成优质完善的政务配套设施。所以说,未来核心区内不论是商业服务、医疗保障、生态环境、公共服务、通行能力等,都要能确保满足中央政务功能的需要。二是突出人文关怀。规划特别提出要把北京城市核心区建设成为人居环境一流的首善之区,聚力民生“七有”“五性”,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落细,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安全可靠的基础支撑体系、绿色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和谐宜人的居住环境和智慧精细的城市管理。三是突出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北京老城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是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全国文化中心最重要的载体与根基。规划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坚持“保”字当头。全面强化老城空间的整体性,依托城址遗存、棋盘路网、历史水系、九坛八庙保护,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让历史文化融入城市景观。分批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和特色地区,分批公布历史建筑、传统胡同、历史街巷及历史名园保护名录,建立健全古树名木及大树保护信息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留住更多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字号、老物件、老手艺、老剧目,留住京味儿。四是突出非首都功能疏解。在北京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的情况下,要保障核心功能优先,必须要疏解非核心功能。对此,规划提出要严格控制建设总量,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着力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创造一流人居环境,形成适宜的建设密度。科学利用地下空间,加强地上地下空间统筹利用。整体看,本次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较好地回应了广大民众对于首都功能进一步突出和明确的期待;较好地回应了对于依托科学规划实现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诉求;也较好地回应了有效治理首都大城市病并实现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改善的迫切愿望。(应习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89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