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听夜北京丨你见过零点以后的城市书

2023/9/19 来源:不详

9月,北京降了一场大雨,赶走了闷热的夏,送来了一丝凉爽。

微凉的凌晨,三里屯店面的招牌即便在行人稀少的深夜也点亮着,地上的几处积水倒映着商家的广告牌,商圈中店内的灯逐渐暗下。与此同时,三里屯的三联韬奋书店仍旧灯火通明。

正值假期,书店近两月的销量、客流量较大,虽已过凌晨,仍有人不断走进来光顾,一女生走进书店时,特意踮起脚,减少高跟鞋踩在木地板上的声响。

三联韬奋书店多平米的空间里共有两层,书籍的门类很多,文学、心理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等。大部分书籍根据其价格、材质、副本量进行拆封当做样本,以供读者阅览和挑选。

在设置了桌椅的咖啡消费区,有的人在伏案休息,有的在学着日语,有的在码字……他们在初秋的深夜坐在24小时书店,隔绝街上的嘈杂,开始了各自的“夜生活”。

学习一夜

熬夜读书备战考试

年暑期,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西城区第一图书馆、角楼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纷纷开设夜间阅读时段,但是闭馆时间一般都是晚上9时至10时。

这对于需要为备战高考而“倒时差”的赵蒙来说,却不那么的解渴。

为了避免在家学习分心,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成了他的最佳选择。三里屯的三联书店不分昼夜地连续开门,与他在东直门的家距离不远。白天睡觉,晚上六七点才起,后半夜赵蒙便带上复习材料跑到书店自习,一直坐到次日中午。

回国后,这样黑白颠倒的状态他已保持了2个月,考试成绩稳定在年级前十名的他并不奢望能考取清华、北大,而是将目标设定在北科大与中科大之间。

来自山东滨州的铎诚像往常一样在吧台点了一杯18元的茶,走到了与赵蒙有一桌之隔的角落,这是他钟爱的位置,坐定后,他从包里拿出一本复习材料,为考取注册会计师证书做着最后的努力,也为自己留在北京增加砝码。“考取注册会计书证书,5年内过6门就行,我马上就成功了。”铎诚的脸上透露出自信。

工作一夜

忙里偷闲也想看看书

吧台的咖啡机里发出研磨咖啡豆的声音,咖啡师韩晨借此空当将茶饮送到了铎诚的桌上,回到吧台内时咖啡豆已经研磨完毕,点单、制作、送达,所有流程全由他一人完成,这对于专职做咖啡师7年的他来说,已经驾轻就熟。

韩晨正在制作的拿铁是为一名常客准备的,“他每次都点28元的拿铁”。

已经入职一年有余的韩晨已记不清做了多少杯咖啡,也算不出夜间来此的顾客数量,但总有那么一两个人几乎周而复始地做着同样的事情而让韩晨印象深刻。

一周之中,周五和周六客流相对较多,晚9点到凌晨3点又是高峰期,只要点上一杯咖啡等饮品,就可以在这里坐一整晚看书,或者伏案睡觉也行,基本座无虚席。

而高峰期一过,空出的闲暇韩晨便可以到书架上拿起自己爱看的古钱币类书籍读上一会儿,这时候是他难得的休闲时光,有时候也会去门口吹吹风,消化一下刚刚汲取的营养。

在通往门口的台阶右侧是书店的收银台,收银员葛静要从晚8点40分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9点。都说熬夜是女孩儿的大忌,但是葛静偏偏喜欢做“夜猫子”,她应聘时就是奔着夜班来的,“宁愿晚睡也不想早起。”

葛静比韩晨“幸运”些,因为同事会跟她轮替着休息2小时。学会计的她上一份工作是公司文员,这份坚持了两年的工作让她很费脑筋,“就像一个中介。”

在书店工作将近一年的时间中,她找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如鱼得水。和韩晨一样,葛静也会在休闲时刻翻翻店里的书籍,“比想象中更有意思和吸引力。”

她认为,实体书店的魅力之一就是让本来没有买书意愿的人走进来后,大都会买一本书带走,“就像在一堆书中淘到宝一样。”

接近凌晨2时,有一对情侣已经选好了要买的书籍,葛静在给两位顾客结完账后,还帮他们挑选了相应的书签。

借宿一夜

一旁的行李箱无法进入的家门

在迎来送往中,韩晨和葛静等工作人员发现,除了专门来书店看书学习的,也有单纯来“打卡”做体验的;还有外出旅游归来在凌晨的北京短暂停留,半夜找住宿不方便的;也有晚归错过车的人来此等早班地铁回家的……

凌晨一点多,从莫斯科飞往北京的航班在首都机场落地,任职于山东某大学的李丽一家三口刚旅游回来。此刻距离北京开往济南的早班高铁只有不到5个小时了。“找宾馆太晚也不划算,还折腾得孩子累。”

李丽夫妇二人出于教师职业的惯性使然,看书也是一家人的爱好,想起北京有24小时书店,打开手机一搜,只有半个小时的路程,于是跟上小学的女儿一拍即合,决定在这里度过以书为伴的独特夜晚。

刚看完夜场电影的林岩有些无奈,他刚刚搬了新家却要在24小时书店过夜,原因也是有些哭笑不得——电影散场回到家才发现自己没带门禁卡,但已接近深夜不便打扰房东。

林岩之前曾去过位于中国美术馆附近的三联韬奋书店,他对书店的氛围和服务印象很好,由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平时他很少有时间能够静下心来看书,这次因意外来到书店,仿佛重温了学生时代的阅读时光,没有业务学习的压力,不带任何目的,整个人的状态倒也十分放松。

阅读一夜

阅读是一种习惯熬过静谧的深夜

现代的都市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情绪也会随之比较浮躁,但文字与书籍却具有能让人平静、踏实的独特力量。“对于热爱阅读的人来说,这种特色书店的存在非常有必要。”林岩表示。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新型阅读空间在政策引导下异军突起,19.34%的居民习惯在阅读空间读书,19.89%的居民认为“最近一年身边书店或特色阅读空间越来越多”。

从事配音工作的林婉对此类特色阅读空间很熟悉,尤其是24小时书店。对她而言,这类书店是一个阅读放松的去处,更是一个“容身之处”,在这里你可以安安静静看自己的书。因为工作安排昼夜颠倒,她把这种作息戏称为“过着美国时间”。

曾经做图书编辑的经历、对文字工作的偏爱使阅读成为她的“一种习惯”,不管怎么忙碌,一天总会抽出20分钟读书,哪怕只是几页、几行。

林婉是第一次光顾三里屯三联韬奋书店,她身着印度风格服饰,盘坐在二楼书架旁边,手中翻阅着一本印度文学书籍。

与此同时,50岁的于勇也在二楼翻阅他钟爱的历史小说,一本是《马背上的共和国》,另一本是《黄埔纪事》。在深夜的三联书店他并不起眼,矮矮的个子,不太整洁的穿着,与坐在椅子上喝着咖啡看着电脑手机的人格格不入。

住在地安门的他经常在深夜来到这里读书,在北京没有24小时书店时,他总是选择在休息时去书店里读一读。后来,有了24小时书店模式,就开始选择在深夜到书店读书,他说夜晚的书店安静,能沉得下心看书。

体验一夜

从第一次开始到坚持了一年

阅读方式在改变,但爱好阅读的习惯却一直存在。年12月发布的《—年度北京市全民阅读综合评估报告》显示,北京全民综合阅读率93.48%,日均阅读时长.46分钟。其中,数字阅读时长90.95分钟,纸书阅读时长28.51分钟。

从事汽车研发行业的王浩,平时除了跟所学专业相关的书籍,也会看一些杂书,凡兴趣所在,他都愿意翻着看看。有时为了争分夺秒看些东西,会在上下班的路上用kindle阅读,但他最喜欢的还是从书店买了书带回家读,好好感受纸质书带来的归属感,或者说是幸福感。

阅读是他一直坚持下来的习惯,工作之后阅读时间远比上大学的时候少得多,基本只有周末才有比较完整的阅读时间,一个月只能看2-3本书。

初入24小时书店,零点与凌晨五点间是一段难得属于自己的时间,他愿意用书籍填满这样的夜晚。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走,他们之中有的毫无睡意,有的直接席地而卧。5时许天已放亮,书店里睡着的人逐渐醒来。有的直接去赶早班地铁,有的打车奔向回家的高铁,有的还在书店继续学习,咖啡师小韩也在快速地收拾着上一波客人留下的饮料杯,同时也有零星的几位新顾客来到这里。

(文中均为化名)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宋霞见习记者韩世容实习生钱嘉鑫于正心刘天琪

统筹/孙慧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59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