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到北京承前启后各展风采
2023/2/17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10716/9192457.html
文/本社记者高波
“你们《民主与法制》不是在上海吗?你怎么在北京?”刚刚从部队转业到民主与法制社的我,时常会被老战友这样问得一脸懵懂。
“你那是老黄历了,《民主与法制》早在三十年前就迁到北京啦!坐下来,我来给你讲讲这些年的故事。”
细数迁京三十年的过往,我们一步一步走得坚实有力。
西城区兵马司胡同63号
胡同办公
40年中,民主与法制社的社址几经变更,也难怪人们会弄错。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民主与法制》起步于上海,从华东政法大学东风楼,到上海市淮海中路弄7号,再到赤峰路号,上海十年为《民主与法制》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的弄堂,到了北京,就称之为胡同。
迁京后的三十年里,民主与法制社的办公地点似乎总是在胡同里打转转。
年年底,按照中央宣传部门的要求,《民主与法制》总社迁入北京,落脚点定在了二环里的东四十条号的大院里。这个院子成了《民主与法制》迁京后的首处社址。
两年后,民主与法制社北京编辑部的队伍逐渐扩大,为了满足办公需求,搬到了当时车公庄的展新小学校区,从平房升级到楼房。那是一栋二层小楼,米白色的外墙。虽然深藏于居民区,但从未影响到编读往来的热情。
民主与法制社的再次搬家是在年,西北二环里的新街口航空胡同32号成了新社址。与以往不同是,这座平方米的独栋小楼,已经属于社里的固定资产。
在世纪之交的最后一年,民主与法制社随中国法学会一同搬进了西城区的兵马司胡同63号,这一呆就是16年。直到年年底,才随中国法学会搬到了如今的皂君庙4号院。
虽然社址一直在变,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对民主与法制的追求。
为什么总是在搬家?是因为我们的队伍不断在壮大,事业不断在发展。
年,杂志迁京后,上海,北京两地同志交流工作
两地合作
迁京伊始,《民主与法制》由新到任的社长沙洪和总编辑王树人执掌重任。然而,这个担子并不好挑,一切从零开始的现实摆在两位领导面前。
有了社址,还得有人。从上海到北京,不是谁都愿意来的。无奈之下,北京杂志编辑部只能重新招兵买马了。
作为初建时期负责人的刘巍回忆道:“先期组建北京杂志编辑部的,其实只有张所菲、冯慧、朱克辛、马利、黎伟华等几个人。采编工作由上海和北京两个编辑部共同完成,而出版印刷还是在上海。按照当时的计划安排,《民主与法制画报》仍然留在上海。”
两年以后,杂志编辑部已经基本成型,采编队伍得到成长和壮大,张建华、于昕、呼满红、阮莹、崔勃、李爱芹、李伟红等都是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业务骨干。编辑、出版和印刷三块业务都调整到了北京,并开始采用当时先进的激光照排系统完成杂志的后期制作。鉴于当时上海对报刊行业的优惠政策,《民主与法制》的发行工作还是依托上海发行局,直到年,才将主发行局改为北京。
“那时候,大家都很年轻,朝气蓬勃的,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工作起来干劲十足。”资深编辑李爱芹回忆道。
年,王厚德接棒社长重任,倪振梁、朱克辛、赵晓谦任副总编辑。这一时期,《民主与法制》发生了两项重大变化,杂志的刊期从月刊改为了半月刊,《民主与法制画报》更名为《民主与法制时报》。
香港回归的年,王强华受命担任民主与法制社总编辑。
彼时,杂志的经营状态保持了较好的势头,月发行量达到46万份。那时的稿件来源除本社记者采写以外,还有许多稿件来自社聘的特约记者。
比如当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已经颇有名气的记者阿计,便是这样来到了《民主与法制》,从一名社外的特约记者变成了本社的专职记者。
此时,《民主与法制》的杂志和报纸仍然分置两地,总社领导号召北京和上海的两个编辑部相互间要多走动,加强联系交流。
于是,便有了“今年北京编辑部去上海过年,明年上海编辑部在北京过年”这样“走亲戚”般的热闹场景。
“那时候,上海的同志们来,总是能带些有意思的礼物,比如鲜美的大闸蟹、精美的小折扇、华丽的长丝巾等等;北京同志的招待也很丰富,吃吃烤鸭,看看话剧,爬爬长城,一片和谐温馨的气氛。”资深编辑崔勃对于那时的情境记忆犹新。
社里有一张老照片,记录了上海、北京两地工作人员一同畅游长城的热烈景象,人们背靠烽火台,或坐或站,努力地挥舞着双手,热情地欢呼着……
在加强交流的同时,《民主与法制》发挥两地优势,扬长避短,各显神通,大大促进了这一时期的业务工作。
年,《民主与法制》年轻的记者们
招兵买马
年,新一任社领导集体接印上任,胡永朝任社长,李明信接任总编辑,同时成立中共民主与法制社党委。
市场经济体制下报刊业的发展困局,让社党委一班人意识到,必须进一步强化采编队伍建设,主动出击,赢得先手。为此,杂志编辑部成立采访部,连继民任主任,刚刚招聘入社的王健、侯兆晓成了采访部的重要力量。
为了拓展信息渠道,提升采编素养,连继民经常代表编辑部联络《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等国内知名媒体,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相互交流经验。
举步维艰的《民主与法制时报》于年,也迁入北京。民主与法制社化零为整,决定重整旗鼓,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开拓市场,在不断摸索中寻找新的机遇。
在随后的几年里,经历了数次改革和调整,《民主与法制时报》逐渐稳住了步伐,走出了经营谷底。
采编工作、人才队伍的梯次配置和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近年来,社党委为使人员配备更加合理,集中引进了李天琪、王涵、张志然、孙洁、张露等一批年轻人,增加采编队伍的活力,为民主与法制社添入新鲜血液。
经过7年的磨砺,她们都已成为社里的中坚力量。除了张露调任办公室,其余四人加上更早入社的刘瑜,被刘桂明总编辑冠之以“五朵金花”名号。
年,上海,北京两地工作人员畅游长城
守成创业
年5月,按照中国法学会党组的安排,周占华、刘桂明分别被任命为民主与法制社常务副社长和《民主与法制》杂志副总编辑。一年的任职试用期结束后,周占华被任命为民主与法制社党委书记、社长,刘桂明被任命为《民主与法制》杂志总编辑。
在经历了十年的苦心经营、十年的艰难探索之后,《民主与法制》杂志完成了由半月刊到旬刊、再到周刊的终极转变。
社长周占华在主持全面工作的同时,重视记者站的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加强经营运作能力,杂志和报纸的发行稳步攀升,在法制类报刊中名列前茅。
总编辑刘桂明强调利用媒体平台效应,在政法领域精准发力,积极开展互动。通过与政法机关、律师机构、高等院校等主体联动,拓展人脉渠道,增强杂志影响力。在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同时,强化品牌建设与推广。通过杂志选题的聚合作用完成线上的理论交流;借助开展各类论坛、学术研讨会等方式,有效进行线下的实践互动。
新一届领导集体,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使《民主与法制》杂志在短短的几年间实现了从黑白到彩色、从半月刊到旬刊再到周刊的成功蜕变。《民主与法制时报》也在不断摸索中找准了定位,在时政类新闻报纸行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除了杂志和报纸这两个重要支撑点以外,民主与法制社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抢占舆论阵地,立足自身特色,大力发展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
其实,早在年,民主与法制网就已创建,但当时的网站只提供杂志电子版服务。直到年,成功改版为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实现了真正意义的互联网服务。在随后的几年,创建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