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真的完蛋了
2022/11/1 来源:不详文/张奥
学区房,又爆了超级大雷。
首先爆雷的是北京东城,6月29日,东城幼升小录取结果公布:房本是19年11月之前的家庭,还是按原来单校的规则来;而19年11月之后的,则完全成了一团乱麻,没有任何规律可循。
西城也紧跟其后,这几天不少北京西城区的学生家长陆续收到了调剂电话,在年7月31日之后购买的学区房的,只能受到调剂。
特别在去年7月31日后买下德胜、月坛和金融街片区学区房的家长们,在登记意向学校时却发现,原本可以进的优质小学基本上没了学位,只能选择其他片区的普通小学。
不管你是否买的名校学区,最后都是随机派分,花大价钱购买的学区房,分配到的学区均价可能只有原先的三成,原本“价高者得”的学区房投资逻辑,在此刻土崩瓦解。
那么,事情的情况究竟如何,这颗“雷”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学区房还能投资吗?
北京率先“爆雷”,不是偶然
北京义务教育阶段的好学校,大多集中在西城区、东城区以及海淀区,这也直接造就了三大核心区的惊天房价。
早在前几年就有媒体报道过,比如年北京西区11平米学区房售价万,平均46万一平米;年多万的地下室学区房;年西城区法拍房,5.6平方米拍出了.55万,单价23万一平米等。学区房,真的完蛋了?
今年开年,西城德胜等学区房也经历过一轮涨价,有的房子更是一夜之间涨了40万元,有数据显示,在今年的2至4月,北京二手房市场成交约套,成交量环比增速在30%以上,西城学区房成为主力。
而这种情况,和当地房地产市场存在明显差距,也和中央“房主不炒”的大方向相背离。
因此去年4月,北京西城发布了被称为政策的学区房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多校划片:指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学校,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
今年4月底时,朝阳区也发布了相似的政策:年6月30日以后取得房本的家庭,其适龄儿童在登记入学时,全部要进行“多校划片”。
总的来看,做法都是通过新老划断的方式,打破了学位房的确定性,今后北京家长的孩子想上哪所学校,不再依靠学区房位置,而是电脑摇到哪就是哪,大部分靠运气。
过去为了获得较好的入学名额,一些购房者会购买本身居住价值较低小户型的学区房,之后再选择转手“回血”,这也造成了这类学区房出现价格炒作的乱象。这种不确定性的加入,使得原本这些房产的学区价值消失了,未来转手将更加困难。
这么来看,北京学区房的这个“雷”,一是精准打击了当地学区房炒作现象,二是政策带头意味明显,北京的“学位新政”,注定将产生全国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
重点“盯防”学区房,风向已变
今年4月30日,政治局召开会议,在重申“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的同时,着重强调了“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这是年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高层会议决策首度对准了学区房,说明炒作学区房的现象,已经引起了中央的